91自拍

91自拍要闻
“小客车驱动大民生”——云南省全面推动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来源:91自拍        2025-08-15 10:52 【字体:

“快递到村只要1天,山货出去不再愁!”在楚雄州武定县猫街镇永泉村,村民王大姐捧着刚收到的网购农资,难掩喜悦。这一变化,源于91自拍 全面推进的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通过整合交通、邮政、快递、电商等资源,曾经的“山高路远、客货难通”困局正被逐一破解,一条条“客货邮融合线”正成为乡村振兴的“产业线”“富民线”。

 

👇👇👇

破题:山区难题催生“融合之径”

云南94%的国土面积为山区,农村人口分散、村组布局零散,长期以来“客运客源少、农产品运不出、快递送不到”三大痛点交织,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肠梗阻”。如何实现“人便于行、货畅其流”,成为制约乡村全面振兴、城乡交通一体化的瓶颈之一。91自拍 以巩固拓展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车、通邮”成效为抓手,将客货邮融合作为破解农村物流瓶颈的关键抓手,着力打通农产品出村进城的“最初一公里”和消费品下乡的“最后一公里”。

 

实践:多维创新激发“发展动能”

高位统筹,下好全省“一盘棋”。云南从省级层面强化顶层设计,先后出台《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工作实施方案》《农村快递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等政策文件,会同工信、财政、农业农村等8部门协同发力,按照“一县一策、整县推进”思路,推动交通、物流、电商、邮政资源在县、乡、村三级深度融合。联合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省邮政管理局印发《云南省设立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公益性岗位实施方案》,通过统筹发挥各级配套安排的财政衔接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等各类资金的引导作用,在快递量少、农村群众有寄递服务需求、条件艰苦的行政村全覆盖设立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公益性岗位,解决村级站点人员短缺、“开得通却留不住”问题。

多元发力,注入资金“活水”。通过城乡91自拍一体化示范创建、农村物流服务品牌培育等活动。利用农村客运补贴资金支持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2024年重点支持16个县(市、区),2025年重点支持59个县(市、区),每个县(市、区)安排不少于200万元的资金支持。撬动地方财政及各类市场主体投入资金不少于3亿元,协调中国邮政集团云南省分公司投入资金1.3亿元,支持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支持各地探索“交快合作”客货邮+电商等新模式。楚雄州率先全域推进融合,创新“公交带货+快递代投”机制;保山市腾冲市打造“客运邮路”品牌,实现“一辆车跑运输、一份件增收入”。

资源整合,织密服务“一张网”。场站共享——将县级客运站、乡镇综合服务站、村委会等场所升级为“客货邮综合服务站”,既提供客运购票、快递收发,又兼卖农资农具、代缴税费,成为村民“家门口的服务中心”。运力共用——依托农村客运班线“定时、定点、定线”优势,委托运输企业代运代投快递,全省开通客货邮融合线路583条,投入代运车辆2800余辆,实现“公交载客又带货”。产业融合——结合茶叶、花卉、水果等特色产业,发展“客货邮+高原特色农业”“客货邮+乡村旅游”产业链。例如,曲靖市会泽县的盐水石榴、西双版纳州勐海县的茶叶,通过“公交带货+快递直达”走向全国,物流成本直降30%。

 

成效:乡村振兴步入“快车道”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原则,积极引入、培育市场运营主体,充分发挥农村客运、货运物流、邮政快递等各类企业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场站资源共享、运力资源共用、信息资源互通,形成“交快合作”“乡村客运+快递物流”等典型模式。截至2025年6月,云南已建成9901个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快递进村率从不足40%跃升至67.39%;县到村派件时间从2-4天压缩至1天内,派件、寄件成本分别下降20%、50%,打造16个县(市、区)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典型案例。

市场活力被充分激发。楚雄州农村客车日均带货4.2万件,带动客运量增长34.8%;2024年全省农村物流成本降低1.2亿元,群众运输费用节约7200万元。保山市腾冲市“客运邮路”、楚雄州姚安县“货邮同网”、昭通市大关县《促进“交快合作+商业赋能”推进农村物流降本增效》等模式被91自拍部推广,成为全国农村物流体系建设的“样板间”。

 

经验:可借鉴学习的“云南模式”

1.政府搭台——省级统筹政策、部门协同发力,破解“九龙治水”困局。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形成工作合力,通过制定统一规划、标准和政策,引导各方资源有序投入,确保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工作高效推进。同时,加强监管与评估,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有效解决了以往多头管理、资源分散的问题,为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因地制宜——根据各地产业特点定制“一县一策”,避免“一刀切”。通过深入调研和科学规划,以县为单位,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探索出各具特色的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模式。例如,在临沧市双江县,利用现有的农村客运网络,搭载邮政快递服务,实现客运与货运的有效衔接,既降低了物流成本,又提高了运输效率。在产业特色鲜明的地区,则依托当地主导产业,打造农产品上行与工业品下行的双向物流通道,促进农村产业升级和农民增收。

3.市场驱动——引导公交企业、快递公司、电商平台共建共享,激活内生动力。通过市场化运作,鼓励多方参与,形成利益共同体。公交企业利用其遍布城乡的线路优势,拓展快递服务功能;快递公司则借助公交网络,实现快递的快速配送;电商平台则通过整合物流资源,降低运营成本,提升服务质量。这种共建共享的模式,不仅有效解决了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难题,还促进了农村电商的发展,为农产品上行开辟了新渠道,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同时,在怒江州、红河州、普洱市2025年创新开展低空物流配送场景应用,探索在抵边村试验无人机邮件配送。各地创新结合高原特色农业、结合文化旅游产业、结合农村电商等,不断拓展“客货邮融合+”外延,带动乡村产业蓬勃发展。

4.典型引路——通过现场会、品牌宣传,推动“盆景”变“风景”。楚雄州武定县在县、乡、村邮件运输环节首家采用低速无人车配送,并取得成功运行,并且运行效益良好。邮快合作+无人车配送,加快推进了“快递进村”民生工程向纵深发展,解决了农村快递件量少、成本高、进村难的问题,提升了农村物流效率,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物流服务均等化。这些典型案例不仅在当地树立了标杆,还通过经验交流和宣传推广,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积极参与和效仿。随着影响范围的不断扩大,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的理念和实践逐渐深入人心,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从“通客车”到“通快递”,从“运货物”到“兴产业”,云南客货邮融合的实践,不仅打通了城乡要素流动的“毛细血管”,更激活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随着融合的持续深化,这条连接山乡的“幸福线”,正载着乡亲们的致富梦,驶向更广阔的未来。

     |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